华夏始祖与中华文明​(三)

2022-04-03-21:04[来源:德孝网][作者:超级管理员][浏览量:3600]

华夏始祖与中华文明(三)


/党忠义


女娲先祖开启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大门,立下了万世之功!后世之人为纪念老祖宗的恩赐,以媒神尊奉之,称其为高媒,即婚姻之神,媒婆之祖,到处为她建祠立庙,全国到处都建有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一为祭祀,二为祈求选配佳偶、生儿育女。

婚姻制度建立以后,女娲又发明了姓氏。即女系为姓,男系为氏。以氏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以姓别婚姻:规定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性、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


为了管理有序,女娲在发明了姓氏之后,又发明了一种记录人口繁衍的办法,她根据每个洞穴的母、父、子、女,人口数量,用黄土和黄河水合成泥团,捏成泥人,用以计数。泥人的大小,型状各异。以宗族为限,分开摆放。宗族下边包括家族,家族下边包括家庭。一代一代实施记录。后来,人口多了,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gēng)于泥土中,举以为人(《风俗通》)。絙为粗绳索。举为记录之意。泥人结于绳,每洞以数绳记。每绳若干泥人和泥团。绳有分类,人有分工,各司其职,变而有序。泥人泥点、结绳记事最初之意实际就是人口的管理、统计。后来人口多了,忙碌不暇,上骈、桑林前来助之(《淮南子说林训》载: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在女娲的统领之下,伏羲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通力合作,抟土捏人,实施管理。

女娲此举,可谓人类发展史上的旷世杰作。人们一代一代传颂着,越传越神奇。到了后世,竟然传成了一剧神话(女娲造人之说,不仅国人传颂,甚至传到了朝鲜、日本、印度支那,后来又传到了西方国家。),说女娲用黄河水和黄土捏泥人造人。捏出的泥人为达官,溅出的泥点为庶民。因为黄河水和黄土都为黄色,所以中国人都是黄色皮肤。实际上这是女娲先祖领导的一场繁衍子孙,管理人口,提高人口质量的远古人类活动。那种抟土捏人,或以绳子蘸泥,将其甩在地上,溅出的泥点变成人的神话,实际是对女娲先祖伟大功绩的颂扬。

由于有了姓氏,有了结绳记事的管理,人类进入了高级阶段,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管理,部落、氏族、洞穴这些社会机构的形成,使首领和庶人明显地分化开来。后来的抟土捏人,逐渐衍为造像归位,变成了一种高级管理。

因为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管理以后,各阶层的首领都要造像归位(抟土捏人是雕塑、塑像的初级阶段)。这种待遇,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享用的。部落酋长、氏族首领、洞穴主,都要按照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奉祀。每当部落、氏族或洞穴的造像归位,都要举行一次奉祀礼仪。

奉祀礼仪是要选择日子,阴阳定时的。在那个时候,时辰是关系到人的生与死的,人们丝毫都不敢含糊。选日定时的事,是由伏羲来做的。整个奉祀仪式,都是由女娲来领导,各部落、氏族、洞穴召集全体庶民在一起举行隆重的奉祀仪式。

再说炼五色石以补天《淮南子》载:女娲氏上古之帝,伏羲氏同母史载。女娲氏尝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上古时期,内陆和现在大不一样。当时不仅水多陆少,经常发生水灾,而且多雨少晴,经常阴雨连绵,甚至大雨瓢泼,导致洪水经常泛滥,把许多洞穴冲坍。不少洞穴顶部坍出了窟窿之后,人们夜不能宿,非常狼狈。为解决人们的栖身问题,女娲和伏羲、上骈、桑林等人聚在一起商讨修补洞穴的办法。开始使用木棒棚住,铺上芦草,抹上黄泥,但一场雨后,泥被雨水冲刷,屋顶又开始漏水。后来,女娲发现爁炎的大火过后,石灰岩受燃后变成的石灰粘劲大,耐冲刷,便发明、烧制出了石灰之类的建筑材料(这种混凝土材料,在甘肃大地湾遗址的考古中,就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混凝土地面,证明了女娲之后混凝土建筑材料已开始普遍应用)。她组织大家寻找石灰石煅烧,然后用石灰拌各种石子和成混凝土,用木棒棚好屋顶,铺上芦草,抹上混凝土,补修那些破漏了的屋顶、洞穴顶,改善了人们的住宿条件。

女娲补天上的窟窿,是神话了以后的美丽故事。天是大气层,何来窟窿?天若有洞,何以能补?炼五色石以补天实际上是一种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屋顶、洞顶称作为。就是现代,人们亦将屋顶称之为天。如:天窗、天花板等。女娲补天,修补的就是被水冲破了的洞穴屋顶。 

三说断鳌足以立四极远古时期,中条山、华山之间的山海里有一种叫巨鳌的海兽,在人们捕捞鱼虾时,经常伤害人的性命。为了确保庶民安全生产,女娲带领水性好的渔人下决心捕杀巨鳌。当女娲捕杀了巨鳌之后,她将鳌肉均分给大家共同享用。当她看到巨大的鳌壳可以避雨时,心有灵犀,利用巨鳌巨大的背甲和四条坚硬的鳌足制作了一座奇特的屋子——鳌壳为屋顶,以鳌的四足立四极(撑起屋顶的四根柱子)。面对天然洞穴塌顶后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加之人口增多,住所不够的现状,女娲从鳌壳建筑的现象受到了启发,她创造了用树木立四柱,搭建茅棚的新式建筑。使人类的栖宿场地从天然洞穴进化到人工建造的房屋。半坡时期的蘑菇形草寮实际上就源于女娲发明的鳌壳建筑。(待续)



 党忠义,山西芮城风陵渡人,史前文化研究学者,作家,世界华人企业家联合会全球总会根祖文化委员会主委,中国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运城市商业联合会文化顾问,曾出版《华夏始祖》、《袁天罡与推背图》、《酱香宗师》、《磨砺88》《中华英贤》《中华名孝》等书。

(编辑  凤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