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忠心“扶”民奔小康

2018-10-30-14:15[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278]
赤子忠心“扶”民奔小康
——记襄汾县基层“第一书记”武红卫


 
    【中国德孝网  张志强】武红卫,原在县交通局工作,2015年响应县委号召,参加了襄汾县农村第一书记任职培训。“住村后要努力办实事,帮助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武红卫上任前对自己的要求。
 
 
三步曲扭转小陈村现状
 
 
     2015年8月,作为农村第一任村委书记武红卫来到了来到了襄汾县小陈村。
   小陈村位于襄汾县城西北7公里处,136户人家,近500人,耕地面积1200余亩。跃进渠从村西、村南绕村而过,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小陈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方圆十里周边邻村赞叹不已。有跃进渠和深水井的双重保险,小陈的耕地可谓是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是发展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的理想之地。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富足的生活条件,使得村民们产生了涣散、随意的生活态度,不思进取,眼界窄短,自私自利,造成了不良的村风。在冬季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倒在街巷路面上,常年累月造成主要街道路面被冻坏,而且垃圾遍地,大家出行极不方便。

 

    这就是小陈村给他的第一印象
    ——没有产业,是全县有名的组织涣散村和后进村。
    同时,他还发现,党支部的威信和影响力微乎其微。
  “全村共20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就占50%,50岁以上占70%,30岁以下没有一个。他们普遍年龄偏大,观念落后,学习不到位,组织力量薄弱。”武红卫嘴里念叨着,闹钟苦苦思索着怎样开展工作的思路。

第一步,扭转党风。
  “首先应该从抓组织入手,要规范党员党内组织生活,要补充新鲜血液……”武红卫决心迅速扭转这种的局面。武红卫住村第五天,通过和支部书记柴小斌以及支委一班人协商,为全村党员立下“规矩”:全体党员必须参加“三会一课”。“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并对“三会一课”的时间做了明确规定。
此外,武红卫把支部梯队建设工作也提上工作日程,发展包括村委主任柴建国在内的三名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为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组织涣散”的党支部步入正轨,让许多老党员兴奋不已。64岁的老党员李启明高兴地说:“武红卫从抓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入手,组织群众学习中央精神,让大家了解国家政策,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支部精神面貌一下子发生了大变化”。
 

 

第二步,扭转村风。
  随后,武红卫秉承“要想让村民信服,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思路,让 “动”起来的党员跟随自己的脚步,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行动:大力改变村风村貌。
农村卫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管理和污水排放。武红卫决定分两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解决村民乱倒生活用水问题。“2015年9月8日,支委、村委干部共同协商打旱井事情,计划每户一井,费用农户出一部分资金,筹集一部分资金。”其次是硬化主要街巷问题。经武红卫多方沟通,2015年9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县交通局领导来小陈村调研后决定出资60万元给村里的主街道铺一层柏油。”
  武红卫的两项决定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积极响应。当年10月4日,工程队开进了小陈村,三天后全长1700米的街道硬化工程顺利完工。而在支部书记柴小斌和村委主任柴建国的大力支持下,打旱井工作也在一周后紧锣密鼓地开工。
  说起这两件实事,69岁的村医柴马管感慨万千,“我在村里行医50多年了,村里的卫生还是第一次变得这么好。以前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村里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街道每天都是干干净净,面貌大变,连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变了,走在路上看到纸片会自动捡起来,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全村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武红卫为村民办的实事远不止这些。积极筹资为村里修建排水实施,为92岁的老人毛肯笑和尿毒症患者柴晓东申请农村低保,调解村民柴保家和柴立家的农田纠纷……“他能扑下身子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从他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老百姓的关心。”老党员李启明评价说。


 
 
第三步、扭转观念
  办实事只能改变村里的居住环境,武红卫的目光在前进中看向前方:寻找致富产业,让更多的人生活富起来
  如何让集体有产业、村民增产增收是武红卫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长期以来,小陈村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生,收入不高,集体收入几乎为零。2016年9月17日,武红卫和支部书记柴小斌、村委主任柴建国召开三人小组会议,决定引进“1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集体收入破‘零’目标。”要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必须要有场地。武红卫瞄准了村小学合并后留下的空院子。经多方奔走协调,村小学遗留资产终于划归村集体。2016年10月26日,光伏发电设备全部到位,工程安装人员进入小陈村施工。看到奔波了好久终于落地的光伏发电项目,武红卫长长出了一口气。“经测算,这一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
  村民柴海峰是村里少数几个靠种植西红柿大棚为生的技术性农民。但因为仅仅经营一个大棚,年收入只有2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在武红卫的动员和帮助下,柴海峰把一个棚增加到三个,2016年收入一下子达到8万元。柴海峰的典型例子让武红卫心头一动:既然大棚收入不错,在村里发展规模化大棚种植是不是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经过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大家认为,小陈村距离临汾市区很近,规模种植蔬菜销售肯定不是问题,发展大棚蔬菜应该是个不错的项目。为此,他们专门多次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开拓思路。去年,村里的春秋大棚由原来10余个一下子发展到28个。“上个月我们刚刚组织16个村民由乡领导带队统一去浮山县参观了当地发展大棚的典型,回来后大伙儿特别兴奋,决心要规模发展大棚项目,让更多的村民有事做,有钱赚。”武红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在和坤元有机肥有限公司洽谈合作项目,计划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流转50亩农田,建35个大棚,反租给农户,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化生产。“我相信,只要我们支部带好头,大家共同努力,小陈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
  如今,小陈村五间党员活动中心及村委办公平房已高标准建起;进村大道及三条大街也全部硬化、绿化、亮化,街道两旁、广场休闲活动中心也全部植上树、栽上花,绿化长度1500余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园林新农村已具雏形。

 
 
 
用心暖开无姨村小康之花
 
 
  2017年8月份,为了改变南辛店无姨村“双薄弱”的现状,在小陈村成绩突出的武红卫又被调来无姨村任村委第一书记。
同小陈村情况大致一样,无姨村也存在着党组织涣散,思想意识“薄弱”、贫困户多及环境差的致富意识“薄弱”的状况。武红卫有了在小陈村的经验,首先同支部书记陈志远、村委主任张高峰一起到“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老党员、老干部等等家庭了解情况,然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行动计划。
 

 

第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好两委班子的引路员。
  武红卫把每月十五日确定为党员活动日,将全村党员、干部集中起来学习十九大指示精神、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认识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第一书记,武红卫充当“引路员”,协调两委班子的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去,开拓思路,掌握致富经,管理经,帮助他们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通过学习座谈沟通,使得无姨村有了一个强有力,团结的领导班子。同时,武红卫看见办公室、会议室已建成十年有余,现已面貌全非。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他同村委一帮人协商。投资4万余元,把办公室、会议室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粉刷一新。添加了办公桌椅,在会议室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空调,制作党支部、村委会牌子等设施。使无姨村党员干部阵地焕然一新,有了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办公场所。无姨村文化广场树木花草,请专业修剪人员修剪一番,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的现状,使群众恢复了往日喜悦心情。在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安排了装载机保洁卫生人员对全村的大街小巷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理。同时在环境卫生方面,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使无姨村环境卫生长期保持下去。村主干道两旁栽上了油松300多棵,绿化了街道两旁美化了环境。

第二步,心系群众,脱贫攻坚,摆脱贫困环境。
  无姨村有贫困户两户。贫困户陈胜管57岁,四级残疾人,妻子,李晓丽42岁,二级残疾人,女儿18岁,现上襄汾高中。因无劳动能力常年看病花钱,家中无收入,孩子上学而致贫。“三支队伍”同村两委主干在一起多次召开协调会,想办法让他们摆脱目前贫困的环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解决了女儿上学免交学杂费。全家三口免缴合作医疗费、养老保险金等费用。2018年4月份把他们家危房改造落实现已建成。在修建危房过程中,县新华书店帮扶资金2000元,武红卫和包村干部、扶贫队员集资1000元,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到八月份,红薯熟了,卖不出去,做为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晚上睡不着,在想着这件事咋办?第二天回到单位向局领导梁局长、关书记汇报了此事,武红卫自己出钱买了贫困户二十斤红薯,在单位灶上蒸熟了叫单位干部、职工,吃一吃,尝尝口感,好吃的话,帮助帮助贫困户,给贫困户解决一下目前的困难。大家一吃挺好,干、绵、甜、香全到位,在单位上一下炸开了“锅”。马上就定了500多斤,每斤3元,经过一转十,十转百,两天功夫销了2000多斤,解决了贫困户家红薯的销售和装修房子没有资金的问题。新房现在装修完毕,等待上级城建部门来验收工程。贫困户陈俊勇45岁,因患长期慢性病无劳动能力,妻子贾尼峰,44岁,在家务农,大女儿陈苗上大学。今年毕业,二女儿陈琳坤上襄汾高中。成年吃药,家中无收入导致贫困。武红卫同村两委主干在一起协商解决他们家现在实际问题。在他们家房顶安装了十千瓦光伏发电,年收入3000多元,给陈建勇在晋能焦化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2000元左右,解决了无收入的问题。大女儿,陈苗今年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工作,在太原富士康公司上班,每月2000多元,二女儿在学校上学已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了免学杂费。全家四口人免交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费用。

第三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共同奔向致富道路。
  实施“煤改气”工程是南辛店乡重点工作之一,防治空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实实在在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无姨村两委多次开会协商组织人员制定方案,组织好群众代表,武红卫亲自开车拉上他们到新城镇沟里村参观学习煤改气,使村民们在思想上有了新认识,彻底改变了他们一直用煤做饭取暖的生活习惯。现在已安装壁挂炉200户左右,进入扫尾阶段,抓紧时间完成惠民工程,使全村群众过上节能卫生舒适的生活。
  无姨村全村508户,1600口人,土地面积4000余亩。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大棚,是全乡生产粮食主要村之一。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武红卫和两委班子同群众协商,听取群众建议,决定在蔬菜大棚上下功夫。2017年蔬菜大棚发展到30多个,蔬菜大棚喜迎丰收,每个大棚收入3万多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武红卫首先考虑是村民增产增收的主要问题,村党支部牵头同万都银行对接,给蔬菜农户贷款一事达成协议,解决无姨村村蔬菜农户缺乏资金投入投资的问题。目前为止,无姨村发展100多亩100余座大棚,给全村带来300万经济效益。
  襄汾县交通局又给无姨村投资5万元的建设养护资金,进一步修缮无姨村的大街小巷。现在,已经同小陈村一样,有了崭新的村委办公环境,村里的道路已经在修缮当中,新农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祝福小陈村、无姨村的村民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编辑  牛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