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歌

2013-04-26-11:13[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634]

  ——为老兵王殿明先生励笔

本刊记者:布瀛洲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王殿明,1952年7月29日诞于河北省临西县,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的儿子。如今,他已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会长、河北省和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荣誉会长,已先后荣获了CCTV2008年度新农村建设杰出贡献奖,2009年度CCTV十大三农人物提名奖。

什么是大人物?不断努力的小人物就是大人物!此间公理,正好恰如其分、水到渠成地标示着王殿明先生的不凡人生轨迹与他的丰硕坐标。

 

和业丰树

有一种绽放叫坚持。

王殿明1970年12月入伍,三年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员。2001年7月退休时,已是两杠三星的上校团级军官。按时下生活水准,三十年军令退休的待遇不是很富裕,但谓之“小康”不愁吃穿应不是虚话,请你看他的伟业:

——他退休当年,即筹措2亿元资金,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又与河北师大、河北特色关爱学校等五所院校合作办学;

——2006年,创办了河北万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筑造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

——2008年,创办全国首家和谐文化机构: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并荣任会长至今。

——2009年,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孝道,投入资金两百余万元,发起并组织了"万和宫杯"中华新二十四孝大评选活动,并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完善了评选最终结果公诸社会;

——2000年,由他任编委会主任和总编的中国第一部《中国和学年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洋洋四十九万言。王殿明聘请集中了全国和文化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共计三十余人,可谓名流荟萃、权威尊贵。今《特载》、《文选》、《和文化研究》、《和文化学术动态》、《和文化论著》、《和文化在港澳台》及《和谐家园》等九部分组成,还加发了英文目录,着实为中国和学发展作出了里程碑般特殊贡献!

——2011年,《中国和学年鉴》第二部,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由《专论》、《和文化研究》、《和文化学术动态》、《和文化论著选作》、《和文化摄影》及《和文化在港奥台》等六部分组成,计五十万八千字,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呜呼:这位在人生启初于白求恩军医学院亲受国际主义高尚精神熏育的人格,绽放出卓然超群的光华:“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见《四书》语)

 

恩施之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幼儿王殿明还在懵懂年代,他偶见一个上门乞讨的老人来到家前,母亲把家里仅有的半块窝头送给老人家,刚回到家的爹爹又迅快地追上前,把半块咸菜补送老人。父母都是每个儿女的第一任导师,王殿明也不例外,此事他瞧在眼里,记在心里,自此爹娘乐善好施的风骨和助人为乐的遗传基因,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让他承继开来——当兵之初他月薪才6元,他却能自动捐出5元帮助更困难的战友,常常用剩下的十角钱支持自己一个月的生活开销。

儿时冀南农村生活的艰辛清苦,也让小殿明倍受饥肠辘辘的煎熬。唯一能解饥塞肚的只有院中那瘦枯枣树的枣子。俗话讲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知恩必报的王殿明先生,当衣食无忧稍有成色时,便小心恭敬地在这颗枣树下竖起千古不能忘怀的“感恩碑”,追肥浇水倍加呵护,让他的子孙后代不忘恩施之善,回馈存心,千秋永志。

王殿明,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童,为回报家乡故土的养育之恩,已先后给全村父老娘亲打深水井并管送到灶前,硬化路面全村街道平安行,捐钱助残救灾几十户等等,粗计也有40多万元了。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王殿明善举连连,慈心树业,合辙道顺:“和以处众,宽以待人,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宋·林浦《省心录》)

 

君子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道生。”(见《论语·学而篇》)

还是让诸位与笔者一道去浏览王殿明“和业”之根源吧,他衷言:

——“学和的文化,说和的话,办和的事,做和的使者。”

——“对我来说,推广‘和文化’,不止为了个人或眼前利益,而是一种信仰、追求和事业,现在人们有钱了,幸福感却不如以往了,为什么?因为人们需要一种文化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那么我们就来做这件事。”

——“人这一生,要作为,要奋斗,挣到钱这是一种本事,把钱怎么花到益处,能实现你的和谐一生、一个完美的历程,还要把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同人民大众的精神物质享受统一起来,这该是我们的一种境界吧。”

王殿明先生还在自己的一篇《人从和而来,中和而去》的文章中坦言:“和生人,人生和,人归和”;“在这个世界上,大量事实证明,人生有‘和’则福则乐则旺,人离‘和’则忧则祸则亡。”“和谐人生就在于‘三六九’数理之上——‘三’,就是三个字:学、看、做,天天学点有益的东西,为人生之业;天天看点美好的事物,以收获一个好心态;天天做点善事,以延伸人生的高度。‘六’,人体生命有‘六宝’——“耳、目、口、精、气、神”,前三者为外三宝,后三者为内三宝,‘六宝’皆通于‘六合’,内外合一,六六大顺,故耳聪、目明、口德、本固、气正,精神统一于和谐人生。‘九’——人生应‘九野’,胸怀宽广。“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见《黄帝内经》)。所谓‘九九归一’,就是指天地万物运行归于‘道’。天地之中蕴含人的生命之道,正所谓‘天人合一’。人生也是‘九九归一’,这个一即是‘道’,和谐人生之道。人生当应‘九野’,做到视野广大,心胸开阔,便是和谐人生的至高境界。‘人归和’,也就是人终将‘中和而去’,回归宇宙和自然,化作另一种形式而存在。然而,生命所含下的和谐人生的意义却永久升存,为世人共建和谐社会的财富。”

王殿明先生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哲理深邃地讲到:“天有大美,地有大美,美不胜录,但有一个字可概之——‘和’。就人生而言,从孕育生命到生命出生,从成长到人生而立,再到事业有成,直至生命结束,有始有终地由‘和’相伴,‘和’之美,‘和’之大,‘和’之贵,故说:‘人从和中来,中和而去。’”

“勉学,励志,明德,修身”,该是中华传统文化即国学的精髓和本质——王殿明全身心投入地“和文化”大业中做得如此红火,精进,醒目,感人,憾心,领先全国,遥及华夏九州,功盖五湖四海,皆出乎他“信仰之真、之纯、之雅、之尊、之贵耶——舍此便无二语可诉诸、讲透、言明——根正,底固,深省,禅悟,彻解,无悔矣!

王殿明“和业”千秋,本固枝荣,大业鼎耸,岂不伟哉?!

 

任重道远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为在部队这所大学校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王殿明牢记“党章”中那句教示:“应当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届六次全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战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刻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共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三十年军龄的老兵王殿明,卸甲归田不卸鞍,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和文化建设和开拓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殿明先生与他的河北省和文化研究会矢志不渝地坚持“和文化”的创新与操撑,上合天时——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下接地利——国情、社会急需;融韵民意、协韵心魂。正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丰足,岂有无往而不胜之理?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军列退休第一步棋,即投身文化事业,后精中选粹专事“和文化”,完全是他一个老兵党员的责任与负重;不唯先见之明,更是视天下为己任,还是扬鞭奋蹄、高度自觉地共产主义战士的选择、尽忠与风骨!大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先锋中舍我其谁的豪迈与果敢!

好友王殿明,您的“和业”大进军,不就是《易经》中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当今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建设中鲜活的经典杰作么?!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语出《论语·泰伯》)矣……

 

万和宫阙

大家知道,人与人相交结谊是讲究缘分的,这就是人们口头常念叨的“千里有缘来相会”——我与殿明君从相识到相知、深谊结果,也没离开这个常理。

那是五年前的中国散文学会等几家文学社团组织一批作家、诗人、记者到王殿明的“和文化”前期工程采访,笔者那刻有幸识见了万和宫主王殿明。那时留下了第一疑问:壮健、憨厚、气派的七尺大汉,怎么会有这么细腻的文学细胞?对中外文化,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有如此精致地选择和集萃?在这偏僻的冀南农村,竟有如此惊人骇俗的仙苑降落人间?真有些惊呆了、震撼了我这个曾游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还不算孤陋寡闻的省外贸干部!诺,犹如当年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万和宫阙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山石园林、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名人轶事,及儒、释、道共合,雕塑百家伟人、根植生辉谐趣等,直让大众对“和文化”于此农村落户后,不只倍感意外,这与当地遍地稻菽、农野阡陌反差也太大了,恍如隔世,当时就有一些诗人吟咏起来。

览景动心扉,激情出诗来。回省城当夜笔者也哼出了《三曲和鸣——“万和宫”礼赞》:

第一曲:和谐社会共你我

万曲千歌唱祖国,和谐社会共你我。宫阙妙曲动地来,筑得中华民族和。

于无处声响春雷,河山壮丽迎“改革”。北南千域绽“开放”,临人宏计谋胜策。

西方不亮东方亮,万家同赴“小康”社。庄院醒狮兴国计,“东业病夫”早抛却。

瞻仰韶山心明倩,岱山也铭“毛”伟哲。岳麓巍峨湘江赞,西水东去波连波。

倚门凝望长江远,太丰睿智献祖国。行云流水衷曲美,北国江南舞婆娑。

通衢九州数十年,京首颐指山增色。津津乐道“改革”盛,南北西东共谐和。

达观世界宏篇著,殷实囊丰暖心窝。虚怀若谷更胜进,为我中华谱新歌。

孔孟后裔贤仁聚,子孙万代承“改革”。讲究“八荣”忌“八耻”,学得真知国业硕。

圣地不忘井冈山,地美谁比西柏坡?盛世才华不拘格,唐人街前颂国歌。

佛吾心中蕴良善,寺坐菩萨话不多。禅事频修怡心贤,宗祖至爱看中国。

盈结富民遍华夏,延继“改革”著和谐。

第二曲:和舟共济建小康

万户千家和谐旺,和舟共济建小康。宫殿别墅民已住,亭有侯宫笑声朗。

台上琴瑟“和文化”,楼阁落地农家忙。榭树“和宫”临西县,殿堂又筑万村落。

宇宙飞驰“神州”号,回车巷前念蔺相。廊蕴新曲“我和你”,静获奥运金银榜。

湖畔落霞“万和宫”,奇绩高手“殿明”郎。石破天惊“改革”盛,交答胜卷咏“开放”。

汇得众志共韬略,小中见大“餐桌”旺。桥连阡陌田野绿,流云也抒“免税”唱。

水天一色宫万和,相映成趣景也多。韵味天然人心动,林晨俊鸟脆声和。

棉花绽南国景,花团锦簇北疆波。草青树茂尚春意,自由民心齐向党。

然知航行依舵手,风骤雨暴“抗震”忙。光和日丽润灾民,人聚汶川八方上。

文界军界捐血助,精神伴着万谷粮。粹结九州天下力,让我灾胞暖心房。

你我共地川甘陕,和谐龙腾国运昌。谐趣天然“圣宫鼎”,美不胜收“殿明”靓。

第三曲:“万和宫”阙酬琼浓

万水千山鈡精灵,和谐音韵念“殿明”。宫筑峨峻为谁作,殿楼宴迎我百姓。

主人民生铭民旨,王者风范恋民情。殿堂设建只为“根”,明镜高悬和谐胜。

先人为主宗祖训,生员群聚扬孔孟。开明士阶富为民,拓进财源亦英雄。

创得“和宫”别样俏,新绽才华著文明。集萃四海揽国宝,华夏园林又一景。

夏商周秦开天地,文治武功炎黄兴。化得钱粮不消受,大策新筑“万和宫”。

成就新业“宫”已耸,浩集珠玑玉晶莹。翰墨不足歌“王”事,无需赘繁已“大功”。

穷尽家银付朋友,博收谊情旭日升。大业已筑冀南域,精品业盛共见证。

深祝“殿明”再鸿发,功彪史册龙虎凤。在途知任未歇脚,当奉年华慰民生。

代有人才奋有志,利让黎民扶万众,在肩重担谋雄计,千金万玉缔“和宫”。

秋收千粮不为富,“万和宫”阙酬琼浓。

其实,这是一首笔者心动之刻咏得的一首138行藏头诗,把每句的第一个字联合起来,就是:“万和宫筑于河北临西万庄,东瞻岱岳,西倚太行,北通京津,南达殷虚,为孔子讲学圣地,盛唐佛寺禅宗盈延;万和宫亭台楼阁,殿宇回廊,静湖奇石交汇,小桥流水相韵,林木花草自然,风光人文精粹,让你尽享和谐美;万和宫殿主王殿明先生,开拓创新,集华夏文化大成,浩瀚无穷,博大精深,动在当代,利在千秋——万和宫阙酬琼浓。”

此诗文呈中国散文学会、河北散文学会、河北现代诗词社专家阅后,“经评审,您的作品《藏头诗·万和宫礼赞》荣获迎奥运、颂和谐‘万和宫杯’散文、诗歌创作大奖赛二等奖奖项”,并在2008年国庆节吉庆之刻,给笔者颁发琉璃奖杯一座和荣誉证书。

“万和宫”总工程师、“和业”大创者王殿明先生见得此藏头诗后,也握着笔者的手动情地说:“此诗别格创新,我会把它刻碑以志纪念。”

 

弘扬国学

“弘扬国学,世界和谐。”这是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0日离世前一天的生命绝笔。此八个字珠玑金闪,无可限量地宣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语)笔者重读此语,忆念王殿明君这几年“和文化”建设中的所作所为,无限感慨,心憾魂动——您从“和”字出发、启程,向“和业”进军、续拓,英姿勃勃,昭然雄杰,怪不得有家报社记者誉您为“夯筑和谐大厦的总工程师”!

在颂歌王殿明先生力挚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和”之千秋伟业时,我们还能从国际大野中得到了铁铸金证:198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首,这些领先全球人类的大智者在展望未来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投向了一位生活在2500多年前地中国大地上的哲人,在他们共同签署的《巴黎宣言》中写到:“人类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到2500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吸取智慧。”而世界著名历史学家英国汤恩比博士和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的对话录《展望二十一世纪》(1972年)一书中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类因自私而毁灭自己的世界,而拯救人类的只有以仁爱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循此思路,我们很清醒地懂得,原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搏击而是抉择——几千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是趋吉避凶的无价宝藏!

文学大家冰心生前有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的,有一种爱要用生命来表白;有一种爱要用行动来见证;有一种爱,要用一生作奉献。尊敬的王殿明先生,您“和”之信仰的表白、见证、奉献,也是我们平慰终生、光照千野的明镜!中华文明“和文化”之魂,直让生命力累世不歇,于人、于家、于社会,受益必定无有穷尽,于京玑重地燕赵大地,于巍巍中华大地,于茫苍世界诸国,甚至于全人类,可谓功作当代,利及万生矣!

 

仰之弥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和”之信仰在王殿明先生不懈心志坚持下,确已经生辉芳绽:

——“我认识的这个‘和',它是众妙之门,掌握‘和'的内涵与精髓,就如同打开了众妙美门;它既是我们千古盛传的金元宝,也符合哲学所阐述的营养平衡辨证大法;它‘和爱'含蓄的内容广博而深刻,如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善及博爱寄之,都已蕴润其中。”

——“‘和'是一切美好总纲,情感之衷,比如邻里和睦,兄友恭亲,感怀恩情,善举孝贤等,可无限延伸、展舒……”

——“做生意要‘和气生财';过日子,要‘家和万事兴';佐证参议,要‘将相和'……‘和文化'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支柱和梁栋,践实运用得好,会在我们这个时代起到不可估量的大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在一个简简的‘和'字;撑持了它,就精通了传统文化之根本;中华文化居世界四大文化之首,且独荣于今世,全都是‘和'的理念起关键顶梁柱作用——自己的后半生致力于研究‘和文化'与推广、践实‘和文化'之业,不仅无怨无悔,且会豪情满怀地幸福着、工作者。”

你看:“把一个残破的废旧坑塘,改造成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与鸟语花香的仙苑临立人间的‘万和宫',这一奇迹般‘和业之舟',是王殿明有水平、有担当、有品质、有特色的慈善孝贤理念的鲜活博物馆,乃已成为当今领先用科学发展观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万庄模式”,可圈可点,可歌可赞”——这是一位著名的上海社会学家对王殿明‘和业'经典之评价!

王殿明“和文化”践实珠玑光闪让世人醒目:

——2008年国庆节前,王殿明的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协同中国散文学会、河北现代诗社诸单位,举办了“迎奥运、颂和谐‘万和宫杯'散文诗歌创作大奖赛”;

——2009年4月又成功地举办了“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首届‘和文化'节”……

2009年12月,又承办了“中国感恩文化‘万和宫杯'诗与书画大赛颁奖会” ……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之风骨,王殿明又亲任总编,编辑出版了“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系列丛书,计有《万庄史话》、《万庄神韵》、《万庄与临西》、《万庄故事》、《万庄民俗》与《万和庄的故事传说》、《和之韵》等七部,另有《和谐人生三六九》、《和之说》《和宗史伯研究》等等,价真货实地为和谐中国之程又奉献了一份高层次、有档格的文化盛宴……

王殿明下步设计安排:“要把万庄村周边16个村庄全部容纳进来,要建设一个大周边农民的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要低碳、环保、绿色,将呈现给乡亲父老一个田园适居,用现代高科技打造的新农村;它集萃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谐文化,并对九州华夏农民提供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典范……”

辛苦的王殿明改革家,你累了吗?该歇歇了!但燕雀难知鸿鹄之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见《论语子·罕篇》)

 

精诚所至

《中庸》有语:“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的朋友王殿明先生,一个原中学不甚圆满的学历,如今能成为京畿大省、中华传统‘和'文化的领军人物,谓他“智、仁、勇”,各位朋友不会心存异议吧?

笔者本文副题标为《为老兵王殿明先生励笔》,情真实致焉——

首访在2009年下半年,刊于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众阅读报》2010年1月8日的第四、五版彩色特刊,一万一千余言,特题为《虔诚的‘和'文化的夯筑使者——王殿明先生创业速写》。为彰示王先生“和文化”大业之根质,在题头部分笔者还引用了“礼之用,和为贵”(宋·林逋《省心录》)等三句先人古话。当时笔者心想上万字文章一般可算长文,但对王殿明之浩浩‘和'业,只能是九牛一毛;王殿明‘和'业天书,实在是长篇巨制,再着力也不见得能写得他完满透彻。

二访在王殿明是在他石家庄的办公室进行,时在2010年5月,后发表于中国五大期刊之一、邓小平题写刊名的《中华儿女》该年第六期,题目《王殿明——为‘和'奋斗终身的老兵》,六千余言,连发六页,豪迈豁朗,大气醒目,在国内各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最难得,此稿再经精细推敲,以同样标题刊于代表党中央喉舌的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占据了该报2010年12月10日第六版(要闻版)头条,大字一号通栏冠顶。此稿版时还特意加写了《阅读提示》:“致富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报家乡,在改善乡亲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要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为了把孝的理念传播出去,他收集事例,聘请专家,举办‘新二十四孝评选';他兴办万和宫,筹建中华尚和园,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他就是河北省军转干部、民营企业家王殿明”。此刊文之尾后,又特发《快评》的署名文章《‘和'可以秀出来》,其中一段话讲:“王殿明大张旗鼓地去办‘新二十四孝'评选活动,他的‘秀',让30余省市、地区参与选出了24位孝道人物,让‘孝'这一善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他投资3200万兴办万和宫,组织村民在家中开辟‘和'文化专题。现在又开始筹建中华尚和园……他那个浩大的‘和'文化工程,一步步变成现实。他们 ‘秀',让和谐的理念走进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当我们宣传和谐、传播善良时,不妨也挺起胸膛,用更大的力量、更强的自信把‘和'秀出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殿明君“一个老兵‘和'的信仰”,已沁入国家顶级大堂,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和褒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礼记·学记》)

阳春三月,花香鸟语,今又适逢人民日报之《环球人物》杂志专程河北采访王殿明,余与《家底百科报》总编王泽禄先生、‘和'业大成者殿明君共切磋,谋划成这对他的第三回合专访。老友新曲,事与时共进,便有了以上万把字的连篇道来。《老兵信仰“和生辉”》七千余言,终在《家庭百科报》2012年5月11日—17日(总591期)彩色12—13版连片大发,还刊出了万和宫景七帧与王殿明特写照片,加发了“人物简介”200余言,直让读者嗟吁赞叹它的和业功勋。

大道至简,在三访王殿明先生文尾该怎样作结呢?还是以其人之道概其人之真,用王殿明先生自己的话就是:“弘扬‘和'文化,就是为了从最根本的地方帮助人。”这和谐盛世怎能缔造得?“人心和顺人成佛,家庭和睦好生活,国家和睦山河美,世界和平天人和!”“文化传承,‘和'业济世”——这就是王殿明!

有人常言,人生如梦;可您——王殿明君,是把梦幻和信仰变成现实的真人。笔者近闻,这位自强不息的理想大厦筑就者,又有一重大举措要践行,即再建一“四美工程”。他坦言直抒:为核心价值观树碑,为传统美德树碑,为荣辱观树碑,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树碑,为和的思想树碑。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文化建设战略上思考,实施“四美工程”——美化基层,美化家园,美化美德,美化形象,进而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选择一百个农村,一百所学校,一百个社区,一百个企业进行四美工程建设。呜呼:生命嘱托年华,参天大树必当栋梁之材,我们祝愿他高歌再进战功!

和是中华魂

和是万民心

和是皇天厚土

和是民族根深

 

和谓生命之源

和谓宇宙芳存

和谓循规守律

和谓中华国粹

 

和得健康长寿

和得天下太平

和得人财两旺

    和得精气神灵……

上边这首小诗,是王殿明先生与人合作,写的是《和曲百唱歌》十八首中的三首,笔者择发于此,以让我们见证他后半生全力投身“和”业,并已卓然超群的践实和心曲情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