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儿媳”陈雅贤

2012-10-17-14:50[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943]

“仁义儿媳”陈雅贤

陈雅贤 女,汉族,1946年9月出生,肇源县龙源社区居民。2010年11月,在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好人”。2011年2月被评为大庆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以前,听说过带病夫改嫁的义妇,却从没听说过带公婆改嫁的义媳。这事发生在赵本山与黄小娟演的小品《我想有个家》里。

今年66岁的陈雅贤,出生于肇源县裕民乡裕民村。20岁时,她嫁给本村青年王平。王平是独生子,婚后陈雅贤就和公婆一起生活。一年后,她生下双胞胎儿子,这可乐坏了公婆。在公婆眼里,她是王家的“功臣”。

平时,陈雅贤和丈夫在外干农活,婆婆在家照看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富裕,却充满了快乐。两个儿子要上学了,心灵手巧的她用破布头缝了两个新书包。可是,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7年的恩爱生活转眼即逝。

1973年春,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丈夫王平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27岁的陈雅贤,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面对年迈的公婆和两个儿子,陈雅贤欲哭无泪。丈夫临终前对她说:“我不行了,爸妈和两个孩子交给你了,你可要负责到底啊!”

看着丈夫那哀求的眼神,她毫不犹豫的说:“你放心,老人和孩子,我一定会照顾好。”

听了她的话,丈夫微笑着闭上双眼。一贫如洗的家里,两位老人和两个不满7岁的儿子,就是丈夫留给她的唯一财产。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爱子的公婆,整日以泪洗面。为了安慰公婆,陈雅贤强打起精神,擦干眼泪后,对公婆说:“王平走了还有我,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闺女。只要有我活一天,就要为你们尽一天的孝。你们别怕,以后咱们有饭一起吃。就是要饭,我也要为你们养老送终。”

安顿好老人和孩子,陈雅贤瘦弱的身影又出现田间地头。白天,她和男人一样干重活;晚上,她在灯下为孩子们缝补衣服。当爹又当妈的日子,让瘦小的陈雅贤变得坚强有力。

靠她一个人微薄的收入,生活入不敷出。孩子上学需要钱,公公吃药需要钱,陈雅贤只好从箱底拿出一对玉镯,这是订婚时,丈夫送她的信物。本来,她是想把这对定情物保留一辈子的。可是,为了给公公看病、给孩子们交学费,她只好忍痛割爱,用这对玉镯换来两头小猪,靠养猪贴补家用。

几年后,儿子们渐渐长大。她不但用养猪贴补了家用,还养了一头母猪专门用于繁殖小猪。由于日夜操劳,才三十出头的陈雅贤,脸上已经有了皱纹。望着日渐消瘦的儿媳,婆婆多次劝她改嫁。有一次,婆婆跪地求她:“好孩子,趁年轻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别守着我和你爹了。为了俺们,你可没少遭罪。”“爸妈,我答应过王平,要好好照顾你们的。请你们放心,我就是改嫁,也不会扔下你们不管的。”陈雅贤坚定的说。

女人带一个儿子就难改嫁,何况要带两个儿子和两位老人。其实,丈夫去世后,上门说媒的不少,可人家听说陈雅贤要带公婆改嫁,说亲的都打退堂鼓了。

1983年,经人介绍,陈雅贤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杨红发。第一次见面,陈雅贤就对杨红发提出要求:“我有公婆,如果咱们结婚了,你要住在我家,帮我照顾老人。”

看到陈雅贤如此重情重义,善良的杨红发当场拍胸脯同意。杨红发的这份诚意,让她非常感激。为了报答杨红发的关爱,陈雅贤对他带过来的6个孩子一视同仁,视如己出。

从此,陈雅贤和杨红发两人挑起了照顾两个老人和8个孩子的重任,这一挑就是十多年。为了照顾好孩子们,陈雅贤和丈夫商量:结婚后不再生孩子,专心把老人和“两窝”孩子照顾好。在杨红发和陈雅贤的照顾下,公婆的生活有了改善。2000年公公因病离世。

公公去世后,按说陈雅贤的担子减轻了,随着儿女们相继成家,陈雅贤也该和老伴安享晚年了。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女人身上。2003年4月,第二任丈夫因肺癌去世。共同生活了20年的老伴,还是撇下她一个人走了。

两次婚姻,两次丧夫。面对不幸,她坚强如钢。“送”走老伴,陈雅贤依然恪守着自己的承诺:照顾年迈的婆婆。

孩子们长大成家后,家里只剩下陈雅贤和婆婆。老人岁数大了,牙齿脱落了,胃肠也不好,她就把饭菜做的烂烂糊糊。这些年,为了当好媳妇和后妈,她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婆婆对亲友们说:“这辈子遇到这么好的媳妇,俺知足了!”

在陈雅贤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对奶奶也很孝顺。两个儿子长大后,与她一起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为多赚些钱,农闲时,儿子们都外出打工,来贴补家用。

和婆婆共同生活了35年的陈雅贤,如今已是花甲之人,他说,和80岁的婆婆比,自己还很年轻。她会陪伴老人走到人生终点。 

本文链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责编:孙美玲)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