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引中国慈善反思:应在竞争中形成合力

2013-04-27-09:18[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408]

 

 

 

    4月23日,四川芦山地震重灾区龙门镇,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棚搭建完毕,村民准备入住。中新社发张浩摄  

        

        中国红十字会:将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  来源:江西卫视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题:芦山地震引中国慈善反思:应在竞争中形成合力

  中新网记者 马学玲

  四川芦山地震连日来牵动国人的心,慈善捐赠话题也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红十字会等传统慈善机构遭到质疑,一些新兴慈善机构受到肯定,中国公益慈善界正在因民众的“爱心站队”而引发争议。分析称,慈善需百花齐放,官办与民间机构应在竞争中形成合力。

  一场赛跑:传统与新兴慈善机构冷暖分明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20日发生7.0级地震,引发各界关注。灾难发生后,中国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其中包括不可或缺的公益慈善机构。

  地震发生后42分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其官方微博转发消息。然而,和接下来发布的多条赈灾信息一样,红会收获的却是诸多评论“滚”。

  对于网友集体“恶语相向”,红会表示已经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称,当前最重要的是救灾,网络舆论暂不去管。

  事实上,决定“埋头苦干”的红会,的确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紧急调配救灾物资运抵灾区的同时,百余名专业救援人员当日即奔赴灾区。

  除遭网友集体谩骂之外,中国其他传统慈善机构募捐情况也被曝不容乐观。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例,截止地震发生当日16时,该基金会收到善款共计3万余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截止当日20时,民间公募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确认募款已超千万元。

  尽管后来中国红十字会连续披露了可观的募捐情况,但上述对比鲜明的数据一经曝光,还是引来众多网友嬉笑怒骂。分析称,在与壹基金等新兴慈善机构展开的这场“赛跑”中,以红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慈善机构可谓负重前行。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原司长王振耀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因为各自的角度和优势不一样,所以这不是争夺第一名的赛跑,而是一个多元化的赛跑,不论是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还是纯民间组织,都应该争取在自己领域内做的最好。

  红会屡遭质疑 折射民众对公共管理体制不满

  “虚开发票”、“工作人员高价浪琴表”、“向台湾红十字组织收取500万元买路钱”……红会在此次地震救灾中屡遭质疑。虽经证实,这些爆料均为虚假消息,但毫无疑问,中国红十字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对此,赵白鸽无奈表示“感到很大的挑战”。

  红会遭遇的信任危机在此次救灾过程中得以集中体现,曾一天之内四次回应质疑。据赵白鸽分析,两年前的郭美美事件成为这些质疑的肇始。为此,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日前宣布,拟于5月中下旬重新启动针对该事件的调查,并邀请社会公众同步参与,再度引发热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邓国胜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会一直在改革,包括组织形象、救灾能力、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他认为,在这次地震救灾中,红会进步很大,但要挽回公信力,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与邓国胜秉持相同观点,王振耀进一步认为,对红会表现出来的诸多意见,主要是民众对中国公益慈善方面公共管理体制不满的体现。

  “公共管理理念方式滞后,慈善法进展缓慢,社会组织注册难,标准高……”王振耀说,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且没有其他宣泄对象,所以民众就把怨气全部发泄到红会身上。

  “我觉得公众情绪可以理解,这是体制性解决此类矛盾缺陷的一种表现。”王振耀指出,一个大的系统出现问题,仅仅靠其中一个组织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他看来,红会乃至中国传统慈善机构公信力的获得与恢复,尚无机制性解决办法。

  公益慈善当百花齐放 公众应摈弃两极思维

  在此次地震救灾中,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新兴慈善力量集体崛起,其反应之快、力量之大、装备之精良、表现之专业,甚至让正规军相形见绌。在对传统慈善机构清一色的指责与质疑中,更有网友表示,应让所有慈善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公平竞争,一视同仁,这样才能透明、高效。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形势所迫之下会改革。”邓国胜说,即使在社会组织程度非常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照样存在大量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此外,有着完善组织、充足物资、畅通信息优势的红会是救灾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慈善就应百花齐放,一定是多样化的。”王振耀举例说,即使在发达国家,红会的官方背景还是很强,特别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

  “对于中国慈善而言,不是要灭掉有政府背景慈善组织的问题,相反,民间组织应该借鉴对方优点。” 王振耀在此间强调,大家一定要理解,慈善不像市场经济,因为它需要凝聚各方力量。

  “斗来斗去,那不是慈善。”王振耀说,做现代慈善,一定是宽容的,更是包容的,要包容穷人、富人、政府等各类要素。“寻求两极思维,这恐怕不是慈善的本意。”

  邓国胜认为,民间慈善的崛起对于中国慈善业来讲是利好消息,因为只有竞争才有效率,没有竞争,甚至就没有自省与改革。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存量变革,中国公益慈善业应该会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中国公益慈善进多元化时代 官办应加速去行政化

  在王振耀看来,中国公益慈善界在此次救灾中总体表现可圈可点,迅速进入角色积极赈灾的同时,更注重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舆论关切。他认为,中国公益慈善真正进入多元化时代。

  “但不可否认,中国公益慈善尚存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邓国胜分析称,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混乱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利用行政权力发展;民间机构则主要是因为本身弱小,且没有制度规章和完善治理结构,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基于此,邓国胜认为,中国公益慈善的未来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抓起。对于官办慈善机构,要不断推进去行政化改革。而作为民间组织,则应不断发展壮大,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应着眼于标准化。

  “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革公共管理体制,尤其是那些不合国际潮流与现实国情的老旧条款。”王振耀也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他说,改革型的机制应尽快建立起来,“因为死守这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只会让老百姓更加愤怒。”

  “具体而言,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应尽快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向民间组织取经,运用好自己的资源,使体制与捐款人和救助对象需求连接更为紧密。”他说。

  “此外,社会组织要尽快谋求转型,全面加强社会服务功能。”王振耀认为,除救穷之外,当下中国需要大量的社会服务项目,特别是老人、儿童等群体。他说,尤其对于民间慈善机构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应该是未来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方向。

  邓国胜强调,各类慈善机构应有分工与合作,要根据各自优势与局限,在竞争中加强合作,互相补位,形成合力。

“这是中国慈善大发展的时代,因此,必然会有多种声音。”谈及中国公益慈善前景,王振耀和邓国胜均表示乐观。(编辑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