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中国--清明节传承两千多年 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2013-04-19-15:18[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310]

                                            德孝中国--清明节传承两千多年 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新华网天津4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4月4日,迎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每当此时,很多人都要祭祀祖先,上坟扫墓。民俗专家表示,这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和德孝文化。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植树节、插柳节等,这些节日也间接的反应了中国人民对父辈祖先的孝敬。

  清明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主要有祭祖、扫墓、拔河、荡秋千、插柳、踏青、放风筝、郊游等。其中,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尤被百姓看重,实际上就是对祖辈的孝敬,也是中国人的德孝之举。

  按旧俗,人们要携带供品、香烛、纸钱等到墓地,摆上供品,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再焚香烧纸,行礼祭拜。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明节的祭祀方法更加文明、安全、绿色、环保,“无烟”祭扫和“绿色”祭奠逐渐盛行。为逝去的亲人种一棵树,献一束花,倒一杯酒,让人们在宁静的氛围中,追思逝者,坚强生者。

  王来华表示,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亲人更是充满缅怀和崇敬。“扫墓,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行孝品德的体现以及对祖先和去世亲人的感怀、感激、感谢和感恩。通过祭奠亲人,期盼宗族和睦,家庭和谐,家人平安。”

  民俗专家表示,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清明节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1天。我想这种文化传承会使中国的德孝文化渊源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