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之后秋季易燥热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生

2012-10-18-10:11[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341]

处暑之后秋季易燥热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即使白昼依然艳阳高照,但入夜后的凉意却已沁人心脾,清楚宣告秋天的到来。不 过,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为什么身体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不自觉想要甘咳几声、鼻子开始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皮肤甘燥脱皮……,身体缺乏水分滋润,当心秋燥症状缠上你。

现代人最常见的5种秋燥症状分别是口角发炎、皮肤甘裂、鼻出血、便秘与哮喘燥咳。中医解释,秋燥最容易伤害到肺系统,包括口、鼻、肺脏及皮肤毛细孔等;另外,由于肺和消化系统互为表里,所以有些人也会出现便秘症状。

年长者、夜猫子最容易出现秋燥症状

大部份患者分不清楚秋燥与燥热、过敏及感冒的不同,自己乱吃药当然没效。到了秋天,有人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咳嗽现象,但通常只是甘咳且感到口甘舌燥,不会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有些秋燥患者以为自己只是火气大,自行服用黄连等苦寒药,或是猛喝青草茶想要降火,结果燥症没有消, 反倒因为过度寒凉导致肠胃不适。

平时体质偏燥、年纪大、常熬夜、不当饮食的人,比较容易产生秋燥症状,秋天时,流鼻水、气喘及咳嗽也更容易被诱发,还有人因为鼻过敏狂打喷嚏,导致鼻黏膜过于脆弱而流鼻血。

身体甘燥缺水也是一大秋燥困扰。专家建议多摄取水分,预防便秘及口角炎,夏秋换季时勤擦乳液、护唇膏,否则等到冬季出现严重脱皮、搔痒或甘裂情形时,再怎么滋润补强,效果也有限;若是皮肤偏甘燥的人,秋冬也不宜常泡温泉,以免皮肤的油脂被热水带走。

除了外在保湿外,内在的保养也很重要。

中医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透过正确饮食来滋润五脏六腑。

秋天该吃什么?中医的答案是:平润的食物最好。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菇类、海参、海蜇皮等。

老中医说吃猪脚养生,就是因为猪皮富含胶质可润燥,但若是平常较少运动的人,怕吃猪脚太油,可以改摄取植物胶质。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

多喝水去秋燥晨起吃粥健脾胃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 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 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身体局部会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补水小秘方,那就是喝蜂蜜水。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的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 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甘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 人应避免食用。

喜欢喝茶的人,秋天可以用杭白菊泡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度饮用有助于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

兼具补充水分与润燥两大好处的饮食就要属吃粥了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

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早睡早起多做缓慢放松的运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的养生观和四季运行之道紧密相系。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时间,以敛阴养气。此外,秋天气温多变化,最好采洋葱式穿法,多准备几件长短衣裤,依温度适时增减衣物。

 西方式的运动,例如球类等,大多都是竞速、竞争性质,然而运动只要一有竞争性,心绪就无法平静;适合秋冬季节的运动应该是放松的,运动时最好不带任何思绪,让身体自然运作,身心灵才能真正结合、有效养生。

运动时心情的放松,可以带动身体的放松,让气血运行顺畅、经络畅通,进一步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要能符合放松、缓慢、绕圆、对称等条件,建议到公园找两棵树绕8字散步,就能达到收敛气血、聚精养神的效果。

处暑之后秋季易燥热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即使白昼依然艳阳高照,但入夜后的凉意却已沁人心脾,清楚宣告秋天的到来。不 过,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为什么身体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不自觉想要甘咳几声、鼻子开始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皮肤甘燥脱皮……,身体缺乏水分滋润,当心秋燥症状缠上你。

现代人最常见的5种秋燥症状分别是口角发炎、皮肤甘裂、鼻出血、便秘与哮喘燥咳。中医解释,秋燥最容易伤害到肺系统,包括口、鼻、肺脏及皮肤毛细孔等;另外,由于肺和消化系统互为表里,所以有些人也会出现便秘症状。

年长者、夜猫子最容易出现秋燥症状

大部份患者分不清楚秋燥与燥热、过敏及感冒的不同,自己乱吃药当然没效。到了秋天,有人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咳嗽现象,但通常只是甘咳且感到口甘舌燥,不会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有些秋燥患者以为自己只是火气大,自行服用黄连等苦寒药,或是猛喝青草茶想要降火,结果燥症没有消, 反倒因为过度寒凉导致肠胃不适。

平时体质偏燥、年纪大、常熬夜、不当饮食的人,比较容易产生秋燥症状,秋天时,流鼻水、气喘及咳嗽也更容易被诱发,还有人因为鼻过敏狂打喷嚏,导致鼻黏膜过于脆弱而流鼻血。

身体甘燥缺水也是一大秋燥困扰。专家建议多摄取水分,预防便秘及口角炎,夏秋换季时勤擦乳液、护唇膏,否则等到冬季出现严重脱皮、搔痒或甘裂情形时,再怎么滋润补强,效果也有限;若是皮肤偏甘燥的人,秋冬也不宜常泡温泉,以免皮肤的油脂被热水带走。

除了外在保湿外,内在的保养也很重要。

中医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透过正确饮食来滋润五脏六腑。

秋天该吃什么?中医的答案是:平润的食物最好。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菇类、海参、海蜇皮等。

老中医说吃猪脚养生,就是因为猪皮富含胶质可润燥,但若是平常较少运动的人,怕吃猪脚太油,可以改摄取植物胶质。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

多喝水去秋燥晨起吃粥健脾胃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 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 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身体局部会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补水小秘方,那就是喝蜂蜜水。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的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 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甘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 人应避免食用。

喜欢喝茶的人,秋天可以用杭白菊泡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度饮用有助于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

兼具补充水分与润燥两大好处的饮食就要属吃粥了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

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早睡早起多做缓慢放松的运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的养生观和四季运行之道紧密相系。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时间,以敛阴养气。此外,秋天气温多变化,最好采洋葱式穿法,多准备几件长短衣裤,依温度适时增减衣物。

 西方式的运动,例如球类等,大多都是竞速、竞争性质,然而运动只要一有竞争性,心绪就无法平静;适合秋冬季节的运动应该是放松的,运动时最好不带任何思绪,让身体自然运作,身心灵才能真正结合、有效养生。

运动时心情的放松,可以带动身体的放松,让气血运行顺畅、经络畅通,进一步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要能符合放松、缓慢、绕圆、对称等条件,建议到公园找两棵树绕8字散步,就能达到收敛气血、聚精养神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guodexiao.com                                                  (责编:陈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