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德孝资讯
德孝故事
专家访谈
活动剪影
艺文荟萃
每日一善
志愿者活动
联系我们
德孝头条
为企之德
活动剪影
为官之道
德孝资讯
德孝故事
海外德孝
健康养生
专家访谈
艺文荟萃
会员单位
每日一善
创新创业
德孝家园
乡村振兴
企业人物
商业综合
志愿者活动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了解关注
网站首页
>>
绿色环保
山西运城明远小学事件发酵
2018-12-06-21:10
[来源:德孝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678]
山西运城明远小学一老师将学生殴打成应激障碍涉事老师和学校至今未处理为哪
般?
【本网讯 记 者 尹军民】日前,有网络媒体报道了运城市明远小学老师打学生事件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
事件回顾:从被打学生宇宇(化名)的家长赵先生处得知,宇宇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读于盐湖区明远小学四年级三班,因被老师侮辱性的体罚:扇耳光、踢腿、踢肚子、用书本打后脑勺,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应激障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9月30日,盐湖公安分局经过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涉事教师尚某进行行政处罚。10月中旬,因为一直未等到涉事教师尚某和明远小学向被打学生及家长做出相应的道歉和赔偿,赵先生遂向盐湖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涉事教师尚某和明远小学负责人在媒体公开向宇宇道歉。同时,涉事教师尚某和明远小学赔偿宇宇医疗费、交通费目前盐湖区法院已立案受理此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对此,不少网民留言疑惑:这都打成了应激障碍,那么什么是应激障碍呢,应激障碍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让我们先来听听卜文智专家怎么说:
简单说,就是遭遇重大冲击之后,整个人的反应都变得不正常了。
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现在这个阶段,叫做急性应激障碍(ASD,Acute Stress Disorder)。处理得当的话,一个月之内就会好转。一个月好转不了的,有可能会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那么,会有哪些「情绪及行为改变」呢?
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
第一组叫作创伤性再体验症状,意思是说,经历过伤害的人,在他的思维、记忆或梦中会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细节,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在毫无防备的时候,会身临其境,误以为创伤事件再次发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简称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这类事件包括战争、严重事故、地震、被强暴、被绑架等等。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同时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亦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
PTSD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地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称为闪回(flash back)。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 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 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患者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 在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还存在着“情感麻搏”的现象。患者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患者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 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此外,有些患者则出现睡眠障碍、易激惹、容易受惊吓、做事不专心等警觉性过高的症状。 多数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一般在1年内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甚至终生不愈。
第二组叫做回避和麻木类症状,意思是说,经历过伤害的人,会持续性地,极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任何事件或场景,拒绝参与一些实际上没有危险的活动,有人甚至会出现选择性的遗忘,无法想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第三组叫做高唤起症状。意思是说这个人会过度警觉、常常会有强烈的惊跳反射,注意不集中、容易有攻击冲动,还有弥漫的焦虑情绪。
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因为有些症状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也没有那么完善的理智加工去理解,所以还会表现得更严重一些,比如:哭泣,吸吮手指,面部抽搐,二便失禁,害怕独处或陌生人,急躁,易怒,呆滞等。
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任」系统,经过这种事情之后,彻底失灵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应激相关障碍中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不好、 可能有脑损害的一类应激障碍。举个小例子,你出门散个步,是没问题的吧?因为我们都「相信」马路上是安全的,所以随时想走就能走。但是一个遭遇过马路杀手的人,从事故中活下来,他可能身体机能康复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再「相信」路上是安全的了。
他走在马路上,听到喇叭声就会再次受到惊吓,这叫创伤性再体验。
他再也不敢出门了。这叫回避和麻木。
他一看到开车的人就握紧拳头,这叫高唤起。
创伤治疗的基础,首先要为受害者建立安全感,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已经安全了。
但这只是一个基础,还不够。
暂时的安全之后,还要修复长期的「安全感」。
安全和「安全感」,不完全是一回事。孩子待在家里,是安全的。但是总会有一天,他要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也许去一个新的幼儿园,认识新的老师,离开爸爸妈妈。他会不会觉得很危险?他能不能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他会逃吗?他相信跟新的老师在一起,是安全的吗?——那是「安全感」。
心理学发展了一些方法,帮助人们修复这种感觉。最著名的,有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EMDR),有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TF-CBT),还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像是催眠治疗,叙事治疗,还有用绘画、戏剧和游戏的方法来疗愈的。但它们最核心的元素是一致的,在于两个词:尊重,与整合。
尊重是把对方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被摆布的人」。永远不要替孩子做决定,不要瞒着他什么,不要为尊者讳,也不要淡化他经历的每一分痛苦。他有权利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而你不管你有多么相信你在为他好,请把决定的权利交给他自己。否则,请想一想这个讽刺的画面,你蒙住孩子的眼睛的同时,温柔款款地告诉他:「你安全了。」那只会加重他如临深渊的恐惧。
整合也不是遗忘。有人说:「忘了过去,重新开始」——好像说忘就能忘得了似的!有过创伤的人,不可能想忘就忘(尽管遗忘有可能是创伤的一个症状)。刚好相反,他们头脑中有大量碎片化的记忆,就像散落一地的海洋球,随时随地都在眼前乱滚。要做的事不是把它们扫开,假装脚下有一小片洁净的空间。恰恰是要面对这一屋子的狼藉,把它们一个个捡拾起来,擦洗干净,分门别类地放进记忆的匣子里——就像我们记住生活中其它的美好和不美好一样。
这会花费很长时间。疗愈的过程,会伴随着大量的信息加工。讲述,讲述,讲述。讲述是绝对必要的。反复的讲述,整合性的讲述,每一遍都比之前更清晰一点:先是发生了什么?然后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经历了什么?你怎么做的?别人又做了什么?你认为它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谁该为此接受惩罚?谁来负责改进?后来又有谁做了什么?为什么可以不用再担心它再发生?——这些有组织,有概念的信息框架,是整合创伤记忆的关键。
围绕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每一个环节,哪怕是龌龊的,罪恶的部分,都没有什么是不能被讲述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透明是至关重要的。
进度有时很快,也有时候会很慢。大部分的时候都很慢,曲曲折折。这时候需要跟随当事人自己的节奏。加工创伤记忆的过程,可能会在短期内让人感觉到更加痛苦。需要接受这一段时间的混乱。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这样做不是为了沉湎于过去,也不是用往事伤害自己。相反,是为了从记忆的深渊中穿梭回现实,找到面对此刻的力量。因为一切创伤的疗愈,都必须立足现实,在并不那么安全,也不可控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前行的勇气。
所以说,身体上的伤痛,好起来还算容易。留在心理上的痛苦,疗愈起来才是最难的,每个受到伤害的孩子经历过这件事,要花多少代价,才能重建「信任」呢?
后期评论:品行障碍:明远小学在管理中,内部老师出现如此恶劣的行为,该校也不自我反省,对于打学生一事,也一直没有拿出个态度。另外教育局作为监管部门也未就该事件进行处理!这既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导致犯罪行为、成年期社会适应失调的重要原因。2,自杀行为:它与一系列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如自杀行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等。3,创伤性应激障碍:近年来,由于校园暴力欺凌、师源性伤害、父母对子女管教伤害性事件增多,中小学生群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日益增多。4,自闭症:过去十年,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自闭症不但对个体的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家庭造成了极大困扰,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些常见的问题往往不能够被父母、老师和中小学生身边的重要他人及时发现,严重影响了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危及学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回头让我们再来看看明远学校老师打学生事件。按说,事情发展到现在,法院已经受理,等待法院判决就是了。但不少网民却反映,在此事件中,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就无一点责任吗,或者说有没有避重就轻涉嫌不作为呢?
这事还真得说道说道,客观地讲,近年来教师师德失范问题,特别是一部分教师严重侵犯学生权益的事情发生。以往,一部分学校在发生教师侵犯学生权益时,校方和失德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最严厉的处罚,也无外乎学校辞退涉事教师就息事宁人了。一部分教师虽然被学校辞退,但教师资格还在,换个地方就可以重新再来。但现在,此路就行不通了,因为,今年国家教育部针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专门出台了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即《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师〔2018〕16号)文件。
文件明确提出了对3种严重侵犯学生权益的师德失范问题,作出了“终生禁业”的规定:对于有虐待、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撤销所获荣誉、称号,追回相关奖金,依法撤销教师资格、解除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文件还指出,要将这一情况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教师发生3种严重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情况,处罚手段是史无前例之严格,震慑力很大。对于教育部的这个严格的规定,社会普遍叫好。很多人认为,对于教师师德失范,就应该动真格。一名教师,哪怕能力再强,只要师德不行,也应该被清理出教育队伍。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弥补他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能力越强、品德越差,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就可能更大。因此,将这样的“害群之马”清除出教育队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净化教育风气,对于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显而易见的是,所有这些惩处单凭学校是不够的,特别是“依法撤销教师资格、解除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更是教育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职责,若不履行实难逃“不作为、失职”之嫌。
让我们再回到明远学校老师打学生事件中:明远小学在管理中,内部教师出现如此恶劣的行为,该校也不自我反省,对于打学生一事,也一直没有拿出个态度。而当地教育部门作为监管部门,一再无视《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师〔2018〕16号)文件,即便是已经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也未见有实质性行动,这了难怪有不少网友会质疑当地教育管理部门:是其中有什么隐情呢,还是真的不会作为?
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编辑 牛艺伟)
[相关新闻]
公安榆阳分局航宇路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讲座进社区活动
[相关新闻]
喜迎建党节!延安富恒星公司庆七一暨总部落成典礼圆满成功
[相关新闻]
陕西府谷老高川乡:“无名”洗煤厂肆意运作,对面政府单位竟“浑然不知”?
[相关新闻]
山西永济市介峪口村贿选拉票、恶意贪污
[相关新闻]
资源局长勾结“矿霸”私挖盗采、充当“保护伞”的反映材料
[相关新闻]
东泰集团永聚煤业矿难家属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