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资讯
德孝家园
了解关注
——盐湖区“和家美”敬老院的爱心故事
梁冬
在舜帝陵景区的学院路,有一座景色宜人,环境幽雅的“和家美”敬老院。当笔者来到敬老院大厅时,院长陈鑫把一篮子刚从田间采摘的茼蒿、荫陈放在桌上,几位老人围在一起熟练地搽着,谈笑风生。 “和家美”敬老院由运城市公民道德文化研究会创办,开办一年多来,度过寒冬,迎来春天,五十位老人轻松愉快地生活着,大家亲切地说:“这里是一位女儿和五十个爸妈”。
敬老由“虚”到“实”
陈鑫办起公民道德文化研究会创办之初,就以弘扬德孝文化,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为宗旨,力促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风尚。 每年,担任会长的陈鑫都要在九九重阳节、春节,到一些孤寡老人家和在战争年代做过贡献的老人家进行慰问,在与老年人接触的过程中,陈鑫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农村打工人员外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出现许多不便。陈鑫心里掀起波澜,每年慰问孤寡老人,并不解决孤寡老人平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为老人办一件实事心里才踏实,于是计划创办一个敬老院,用自己的热情解决孤寡老人生活困难。 办敬老院谈何容易?陈鑫一连经过几个月奔波,在社会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解决和落实了资金和场所。那六十间的房屋装饰一新,彩电、卫生间一应俱全,就仿佛是为敬老院设计的一样。接着会长陈鑫为敬老院添置其他用品,就这样“和家美”敬老院,便在2016年10月风风光光开业了。
于微细处见真情
敬老院开业后,周边村和城里的五十多位老人入住敬老院,她们中年龄最大的95岁,小的也有70多岁。 人老怕冷。陈鑫首先想到的是老人取暖,他们购置的取暖锅炉管道安装遇到了难题,一连几天解决不了,工人急,陈鑫更急,她白天与工人一起解难,晚上也与工人张灯夜战,克服重重困难,使取暖工程提前完工,提前供暖,使老人们免受寒冷之困。 于微细处见真情。老人们普遍体弱多病,敬老院就设立医务室,聘请经验丰富的医生叶双全,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及时预防疾病;老人需要定期洗浴,他们请义工为老人搓澡;老人最怕生活单调,敬老院就想法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活动室有棋牌,100多部老电影、300多首老歌、红歌,任老人看、听。在饮食上,他们为老人做易消化,咸淡适宜的可口的饭菜。饭后老人可到屋后茅草屋,小木屋散步,享受田园风光,有雅兴的老人也可在有围栏的小湖里垂钓小鱼,感受人生之乐。 在陈鑫爱心的感召下,德孝文化研究会会员和社会爱心企业家纷纷到“和佳美”养老院,为老人送去暖水瓶、小毛毯、床单、洗脚盆、食品等。 敬老院对每位老人都建有档案,生日、爱好都有记录。一次,陈鑫把一位叫刘俊英的老人请到饭堂大厅,拿出一盒大蛋糕,摆在桌上,把生日帽戴在她的头上,之后她的儿子又出现在她的眼前,老人们拍手为她唱生日歌时,刘俊英老人才恍然大悟,想起今天是自己85岁生日。
“她待我们比儿女还要亲”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而在“和美家”,则是“知母莫若女”,这是敬老院的老人对陈鑫的赞许, 陈鑫对敬老院的老人,不叫爸妈不开口。于是就有了“一位女儿和五十个爸妈”之说。
“和家美”敬老院把创办敬老院作为一项善举,以为政府分忧,替民众解愁为理念,在食宿上基本是零利润,但服务上却尽职、尽责、尽心,非常到位,因此引出了一串串故事。 今年春节刚过,88岁的老人徐桂花身体不适,突然呕吐,床上地下吐下一片,陈鑫闻讯后,立即帮老人捶背、按摩,接着又十分从容地擦拭被褥,拖洗地板,没有一丝嫌弃。之后,老人又告诉说,她把镶的假牙吐掉了,陈鑫又到呕吐的盆里找到镶的假牙,正在这时,敬老院司机也来到老人的房间,于是陪着老人,到医院给老人镶好了假牙。陈鑫一个上午都没有停歇。事后,徐桂花老人感动地说:你们比我的儿女还要亲!
今年春节前,一些儿女要接老人回家过年,一位老人扭不过儿女的执着,在家里住了一天又回到敬老院。他说,不是儿女待我不好,儿女的心意我领了,而是家里的楼房不方便,住在这里一样暖暖和和,行动方便,吃喝咸淡适宜,在这里住惯了,又和老人们谈得来,过春节一样乐呵。 的确,在“和家美”敬老院处处彰显着爱的温暖,家和万事兴,尽孝和家美,正如陈鑫会长所说: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一切为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