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6.2%

2016-01-07-08:29[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3609]

2015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6.2%

2016年01月05日 09:41  新京报 
2015年12月22日 重度雾霾下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图/CFP2015年12月22日 重度雾霾下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图/CFP

  2015年,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30%。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6天,占全年天数的51%,较2014年增14天。北京今年空气质量监测点将增一倍左右。

  PM2.5监测以来降一成

  昨日,市环保局通报2015年空气质量情况显示,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硫(SO2)降幅最大。

  最受关注的PM2.5年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30%。不过,该数据比2014年下降6.2%。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国家标准浓度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

  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SO2年均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远优于国标(6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接近国标(4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101.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标0.45倍。

  与2014年相比,SO2、NO2、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8.1%、11.8%、12.3%。1998年以来长期监测的三项污染物中,SO2浓度下降89%,NO2浓度下降32%,PM10浓度下降46%,PM2.5自2013年监测以来浓度下降10%。

  重污染天比去年少一天

  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6天,占全年天数的51%,较2014年增加14天,其中一级优的天数增加13天;2015年重污染共46天,占13%,较2014年减少1天。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北京PM2.5呈现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规律,京西南区域站年均浓度最高,达111.4微克/立方米;京东北区域站年均浓度最低,为53.2微克/立方米。

  他还介绍,近三年北京PM2.5达标天数呈增加趋势,其中一级优天数显著增加;PM2.5五级重度污染天数逐年减少。

  具体而言,2015年北京PM2.5重污染天数共4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2%,同比减少3天。但11月至12月中发生重污染22天,占11月和12月天数的36%,同比增加15天。前10个月,北京PM2.5累计平均浓度仅为69.7微克/立方米。

  2015年,北京重污染日PM2.5平均浓度为239微克/立方米,对全年平均浓度影响显著,虽只占全年天数12%,但对年均浓度贡献超过三分之一。

  ■ 追问

  为何感觉雾霾天数那么多?

  后俩月6次重污染拉高PM2.5,重污染天“以一抵十”

  去年11月以来,空气重污染频发。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数共42天,但其中有22天都发生在11月和12月,占两月总天数的36%,同比增加15天。

  为何感觉2015年雾霾天数那么多?由监测数据可见,最后俩月出现的密集雾霾现象,导致公众从感官上觉得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

  从市环保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前10个月,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PM2.5累计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而经过后两个月的6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年均浓度一下被拉高到80.6微克/立方米,降幅也从21.8%跌到6.2%。“我们常说重污染天‘以一抵十’,简单说就是出现一个重污染天,要用10个一级优天才能挽回来。”张大伟说。

  新版应急预案将如何修订?

  修订过程中将考虑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和各方诉求

  2012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2013年修订发布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去年3月,修订后的第三版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发布。

  目前施行的应急预案按照“预测污染持续时间每增加一天,预警响应相应提升一个级别”的原则进行预警分级,针对红色、橙色的高预警级别新增了“提前24小时向社会发布”的规定。

  2015年,北京曾两次启动红色预警,其中包括史上首个“红警”。据悉,北京即将修订现行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介绍,在修订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包括:会考虑整个社会运行的成本和社会各方面多元的诉求。

  他表示,这么大的公共政策,满足所有方面的诉求几乎不可能,这个过程中会取舍利弊,对政府来说,会尽量利大于弊。另外,如何让预警和响应更好地符合社会运行规律,是此次修订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北京空气质量何时能达标?

  2030年PM2.5年均浓度应能达到35微克/立方米

  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介绍,北京目前正在制订到2030年的大气治理远期规划,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制订完成。他表示,到2030年左右,北京PM2.5年均浓度应能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值。

  方力表示,从近期目标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近日发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达到64微克/立方米。这是国家提出的新路线图,对京津冀及区域划定红线。这个红线的制定,是基于这些年对空气治理的认识。实际上,具体目标的制定也伴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空气达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 举措

  今年监测站点增约一倍

  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介绍,北京现有35个监测点,未来准备再增加一倍,同时增加流动监测车,包括具体的小型监测点,形成一个监测网络。

  昨日,市环保局监测处处长刘贤姝介绍,今年北京将新增30余个监测站点,届时全市监测点总数将达60至70个,不仅监测站点类型将增加,在分布上,山区、农村等地也将增加监测点,以完善监测网络。

  据悉,新增的站点监测数据主要用于科研,是否会对外实时公布监测数据以及是否参与全年空气质量评价,目前仍在研究中。

  此外,北京今年将聚焦“改农村散煤”、“治高排放车”、“整治城乡接合部”三大战役。其中,将加大农村优质煤替换力度,加强对销售劣质煤的打击力度。据悉,北京2015年燃煤总量为1200万吨,其中包括300至400万吨散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