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外国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抗战大阅兵

2015-09-02-21:35[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702]

英国专家:外国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抗战大阅兵

2015年09月02日 14:59  观察者网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一本关于中国二战的书,欧美精英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但普通民众了解甚少。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一本关于中国二战的书,欧美精英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但普通民众了解甚少。

  【长期以来西方对二战的认识,重视欧洲战场而忽视远东战争,对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也知之甚少。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如牛津大学历史系Rana Mitter等学者逐渐关注远东战场,开始重新展开对二战历史的修正,在西方精英阶层中形成一定的影响,但普通西方民众,对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进行的艰苦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残酷,了解并不多。因而,正如本文作者罗思义所说,9月3日的大阅兵,成为一次西方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了解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于9月3号举行阅兵。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神圣的一天;对于世界来说,这则是一个了解那段历史以及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机会。如果中国不举行这样的阅兵,也许当今世界不会明白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与价值。

  人们有时认为,二战中亚洲的抗日战争与欧洲的抗击纳粹的战争,是两场互不相干的战争。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两场战争因为中国在其中发挥的决定性战略作用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谈到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就至少要了解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将首先对此进行分析。欧洲战场的转折点是德国进攻苏联。此前,德国伤亡的兵力从未超过其兵力的三分之二,但在苏联战场损失了其四分之三的兵力。在三次决定性的战役中——1941年的莫斯科战役、1942年末至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夏天的库尔斯克战役,纳粹主力军队被打垮。

  从1943年夏天起,苏联不断发动进攻,最终攻破柏林。欧洲的解放是以2700万苏联人民的牺牲为代价而获得的。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并不是如好莱坞谎称的“决定战争的转折点”,而只不过是捡苏联的便宜而已,因为彼时纳粹主力军队已被苏联打残。

  从战略层面看,苏联战胜纳粹德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欧洲战场获胜的关键战略问题是,为何日本未在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西部时同时攻击苏联东部?如果日本这样做的话,那么即使苏联人民再英勇,苏联也有可能无法战胜纳粹德国。充其量苏联最终获胜,那也还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

  中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1939年夏天,苏联军队在诺门罕战役击败了入侵的8万日军。从那时起,日本明白只有集中其全部的军力,才能与苏联作战。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自日本1937年7月全面入侵中国以来,中国的激烈抵抗导致日本的绝大部分军力被钉在中国战场。日本被迫与苏联谈判达成《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中国人民抗日的规模力度,对欧洲战场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当然,中国在亚洲战场的作用更广为人知。继珍珠港事件后,日本的战略是侵占中国和东南亚,以期在太平洋地区扩大抵抗美国反击的防御纵深。但日本完全低估了中国的抵抗力度。珍珠港事件4年前,中国牢牢地把日本的绝大部分主力钉在中国战场。虽然日本在上海、南京和围绕其他城市的常规战争中击败了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但其控制区仅扩展至主要城镇和交通线。

  当日本军队试图进一步向前推进时,他们遭遇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顽强阻击,从而不得不在中国的大部分乡村地区囤积重兵。日本军队被迫在中国投入远远超过太平洋地区的兵力,导致日本反抗美国的防御纵深被大大削弱。

  共产党军队抗日的顽强表现也决定了中国日后的命运。虽然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展现出了同共产党军队一样的英勇精神。但这两支军队的领袖素质却有着天壤之别。蒋介石曾有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日本人是皮肤病,共产党是心脏病。”(观察者网注:蒋的原话是“日寇为癣疹之疾,共党乃心腹之患”。)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态度为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埋下了伏笔。1944年6月,美国驻外事务处发布的报告得出结论:“蒋介石正在失去中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后者发现了一支新的意想不到的力量(共产党)。”

  1945年8月23日,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第8天,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授权仍留在中国的日本军队采取军事行动对付共产党。这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尽管国民党在1945年8月占领了中国四分之三的领土,其兵力是共产党的6倍,但仍然输掉了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因此于1949年成立。

  因此,9·3阅兵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截至1945年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数次遭受外部侵略,这段屈辱的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赢得内战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而结束了。

  抗日战争期间,惨死的中国军人和无辜平民高达3千多万,但这种巨大的牺牲并不是徒劳无益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儿孙才得以见证象征中国重生的胜利阅兵,得以见证中国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没有国家敢再攻击中国。最重要的是,虽然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这代人为祖国作出了牺牲,但他们却为中国与全人类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作者为英国专家罗思义)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