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案”是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的转折点吗?

2014-08-01-11:18[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335]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曾伟 实习生谭洁羽 刘雅萱)周永康落马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让人联想起201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当前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讲话,那么“周案”是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的转折点吗?

专家认为,“治本”是制度反腐,需要更长时间。“周案”绝非“标”“本”的转换节点。下一步,中纪委仍将以“治标”为本,但会不断通过反腐个案推进“治本”,促进反腐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周案”非“治本”转向点 下一步仍以“治标”为主

“‘治标’就是拍死苍蝇、拉下老虎,有一个抓一个,这些具体的个案都是治标。”中央党校林喆教授认为,“治本”则涉及到反腐制度的建立,属于制度建设范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治标”在短期内能见成效,这也是党中央选择当下“以治标为先”的原因,但“周案”显然不是“治标”转向点。

“‘本’讲的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认为,“反腐的‘本’是预防腐败,‘ 治本’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强调对于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权力的制衡。而且制度光是设计科学是不行的,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检验,所以‘治本’是一个深入持久的功夫,仍需时日。”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表示,本来按照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纪委的定位是党内监督。但由于体制等各种问题,纪委对同级党委及时有效监督能力有限,所以,纪委就从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变成了党内的办案机关,而当前腐败也越发严重,反腐方式又变成定点清除,精确打击,这是治标为主的内因,只要这种状况持续,下一步反腐仍需要以“治标”为主。

制度建设才是“治本”关键 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周永康落马被广泛解读为中央反腐的最高潮,那么下一步中央反腐的“棋”将如何下?

“将重点加强监督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张希贤认为,中央高层官员的落马,暴露出党的高层官员监督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时代课题。其次,“治标”的同时要加快“治本”的进度。“周案”的查处暴露出的制度和法治缺陷需要填补。

林喆则认为,“党政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里面,增加了两个重要的被问责的情况。一个就是用人不当,一个就是监督不力。这两种新加情况这两年还未见明显成效。”

李永忠认为,从八项规定到限制使用公车,当前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出台为“治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权力机构,要通过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避免第二个、第三个周永康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中国特色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